「修補羊圈」、「責打迷羊」也是牧養?

「修補羊圈」、「責打迷羊」也是牧養?         李秋雄牧師


修補羊圈

記得讀神學在牧職實習時,曾寫下這一段記錄:「督導區伯平牧師為了處理堂所後面的「僭建簷蓬」和「康山分址」,花了不少時間和精神。前者涉及與律師、屋宇署、業主立案法團、承建商等各方人士的聯絡和交涉。後者也牽涉與業主、律師、宣道會區聯會、裝修設備承建商等的交往和周旋;還有要與將會遷入新址的有關人士進行溝通、安撫和協調。雖然在這兩件事上,都有具專業資歷或有關工作經驗的熱心會友義務協助處理,但很多重要的聯絡、會議,或辦公時間內要做的事,便往往非由牧師親力親為不可。區牧師說教會人事編制是有「行政主任」一職的,不過執事們認為現時教會沒有這方面的需要;至於能否請其他同工協助,他沒有回答。但他不介意作這些「修補羊圈」的事,因為這些事都是牧養性的。」


「修補羊圈也是牧養」這個想法值得細味。特別是主任牧師,日常工作總是離不開行政、人事和牧養。堂所維修或擴展是單純行政事務嗎?這真的是和牧養群羊分割的嗎?打個比喻,做父母的除了養育和教導孩子成長外,還是必須為他們提供安全的居所吧!


近日禮堂石屎天花剝落,要進行大維修,雖然有幹事同工和行政資源部配搭跟進前線工作,我仍要掌握整個進度,因為它涉及崇拜、團契、婚禮、生命之道查經等聚會的地方使用,而聚會是一種集體性的牧養渠道;還有教會要擴充堂所,背後也是反映教會的方向,牧養會眾的配套等。因此,堂所維修或擴展,其實是修補或擴大羊圈,可以說也是關乎牧養的。


幾年前,執事會開始提倡「執事也牧養」,本意不是要矮化「行政事務」,更不是主張「執事只牧養」。因此,執事們不會把處理堂所、財務、人事、會議等「俗化」,卻把個人約談、探訪、開組等「聖化」。在神眼中,只要是忠心地服侍教會,這些都是神聖的。行政和牧養是不分聖俗的。


責打迷羊


猶太的拉比對詩234「你的杖、你的竿都安慰我」的理解或會和我們有所不同。按照猶太人的文化,牧羊人的「杖」是用來保護危害羊的野獸;但它也是用來責打偏行己路的迷羊,要牠們歸回羊群。對於那些執迷不悟的羊,牧羊人就會用杖打斷牠的腳,為牠包扎後便親自背著這隻「受傷的迷羊」繼續走路。牧羊人為何自作自受,打傷迷羊後要親自背著牠走?原來是要羊貼近牧羊人的身體時熟悉他的氣味,待傷癒後仍舊跟從他,不再偏行己路。正如主耶穌說:「我是好牧人,我認識我的羊,我的羊也認識我」(1014)。而牧羊人的「竿」是用來把不慎跌落坑裡的羊鈎上來,雖然會痛,但這是拯救牠的性命。


教會對那些偏行己路,執迷不悟,堅持不肯認罪或未能徹底悔改的肢體施予紀律,最嚴重的是革除會籍。紀律像責打一樣,是令人傷痛的,沒有人想的。所以有人會因為未了解或個人感情、關係等因素,未能接受紀律的施行。不過,猶拉比對詩234的理解,或許可以給予我們一些啟發。